养殖青蛙需要掌握什么技术?
青蛙具有肉质细嫩、脂肪少、糖分低、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一直都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为了满足人们“舌尖上的需求”,也为了促进天然野生***的恢复,青蛙养殖成为了备受青睐的养殖项目,给大家提供几点养殖建议:
一、种蛙选择
种蛙选择经过第二次产卵的青蛙,受精率较高。为了便于管理,最好在同一批种蛙中选择体形强大、发育正常、行动活跃者为种蛙。
二、养殖池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池水中投入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蛙池四周应用砖墙围栏,墙高在1.5米以上,以防止青蛙逃跑或被蛇类进入捕食青蛙,最好能在居所附近建蛙池,以方便管理,蛙池两端应分别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并用铁枝和密眼尼龙网封口防逃,蛙池内四周应栽上水草和小灌木,以方便成蛙栖息。
三、***卵及孵化
18-28℃是最适的产卵温度
- ***卵:
青蛙产下的卵又小又软,泥***、圆形,卵外有胶质膜保护,并互相吸附成片浮于水面,或附着在水草上。***卵时间在每天早上10点钟左右,捞卵网***卵网将蛙卵连同附着的水草捞起,放于桶中,再轻轻地放入孵化池内。放卵时要尽量保持原来的方向,即正面朝上,反面向池底。同一批卵要放在同一孵化池,这样孵出来的蝌蚪大小一致,方便管理。
孵化:
温度应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1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四、蛙的饲养
幼蛙饲养:
强化驯养。把同样大小的青蛙圈在一起饲养,避免弱肉强食。
筛选分级。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
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
成蛙饲养: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配合均匀效果较好。
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注意:
蛙池底就有数十厘米厚的肥沃土壤垫底;应严防被农药、化肥或工业废水等污染的水流入蛙池。
【云种养APP—汇聚全国农技专家为你免费服务,点击“了解更多”】
如何养殖青蛙?
1、容器:在家里养殖青蛙,可以用水族箱。
3、温度:养殖者需要根据青蛙的具体要求来调控温度。
4、光照:青蛙还需要每天晒晒太阳,所以可将水族箱放置在有适当光线照射的地方。
5、卫生:养殖者定期将水族箱清理一下。
6、疾病防治:养殖者还得定期观察青蛙的状态,发现症状及时治疗。
如何养殖青蛙?
强化驯养:高密度集中圈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0-150只,可饲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水面上放一个饵料台,水池里没有陆地,让幼蛙被迫上台集中觅食栖息。
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育苗:选择身体健壮、无伤残的青蛙作为种蛙,雌雄种蛙的比例为1:1,让它们自由抱对,待雌蛙产卵后将蛙卵放入养殖池环沟中进行孵化。
怎样才能养好青蛙?
1、养殖场所:青蛙处于野生的品种之外,还可以人工养殖,养殖它们时首先要给它们选择合适的场地。若是大面积养殖的话,建议专门建立一个比较大的养殖池,让它们生活在其中。若是在家中养殖的话,则可以用水族箱,布置成水陆两用的格局。可以从蝌蚪开始养殖,在将蝌蚪放入之前,需要先消毒。
2、喂食:给青蛙喂食也是十分重要的。处于蝌蚪阶段的时候,它们主要的食物就是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所以此时可以在养殖池中注意补充一些有机肥,这样池塘之中的浮游生物种类就比较丰富了。发育成青蛙之后,它们可以吃的昆虫就比较多了,比如果蝇、黏虫、玉米螟、蟋蟀等种类,另外给它们适当喂一些小鱼、小虾也是可以的。
3、温度和光照:在养殖青蛙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调控温度和光照。温度不能太低,因为青蛙是变温动物,气温太低会导致它们的体温太低。具体来看,不同品种青蛙的最适宜温度也是不同的,可以具体调节。另外就是光照,不能总是十分阴暗。
4、卫生:养殖青蛙还得注意保持卫生,不能让青蛙周围的环境非常脏、非常乱,这样青蛙容易生病。需要注意清洁周围环境之中的杂物和垃圾。另外还要水源问题,也需要保证青蛙有洁净的水源。
一、养殖池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池水中投入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二、种蛙选择
种蛙选择经过第二次产卵的青蛙,第二次产卵的种蛙受精率较高,第三、四年的雌蛙产卵数量虽然多,但受精率较差,第一年蛙产卵孵化率也较低,不适作种蛙。为了便于管理,最好在同一批种蛙中选择体形强大、发育正常、行动活跃者为种蛙。
三、产卵时间
青蛙每年3-7月份都产卵,北方产卵迟些,南方各省3月份就开始产卵,4月份是产卵盛期,但种蛙的抱对、交配、产卵的早晚与气温、饲养池的水温及水的深度有很大关系,当水温15℃以上时雌雄蛙开始拒对,18-28℃是最适的产卵温度。
四、***卵方法
青蛙产下的卵又小又软,泥***、圆形,卵外有胶质膜保护,并互相吸附成片浮于水面,或附着在水草上,如果卵沉入池底,必须设法使之附在水草上。***卵时间在每天早上10点钟左右,捞卵网***卵网将蛙卵连同附着的水草捞起,放于桶中,再轻轻地放入孵化池内。放卵时要尽量保持原来的方向,即正面朝上,反面向池底。如果方向搞错,对孵化率有很大的影响。同一批卵要放在同一孵化池,这样孵出来的蝌蚪大小一致,方便管理。如果在一池中放不同期的卵块,孵出来的大小蝌蚪生长速度不一,弱小的就会逐渐衰弱而死亡。
五、孵化管理
在孵化期,水温必须保持在20-25℃之间。在换水、换盘时,如水温突然升降5℃以上或水温低于4℃,高于28℃或强的惊动均可导致蛙死亡。因此,观察蛙卵孵化时动作要轻,不能随意搅动池水,以免蝌蚪幼体漂离卵膜,影响成活率。经过两天孵化,蛙卵略能摇动,3-4天即成蝌蚪形态,5天左右孵化小蝌蚪。
六、蝌蚪饲养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配合饲料或米
如何养殖青蛙?
关于这个问题,养殖青蛙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品种:青蛙品种繁多,适合养殖的品种有中华大青蛙、斑点树蛙等。
2.选择合适的场地:青蛙需要湿度高、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场所,可以选择温室、露天池塘等场地。
3.准备适宜的水质:青蛙需要清洁、无毒的水质,可以通过净化器、过滤器等设备净化水质。
4.提供适宜的饲料:青蛙的食物主要是昆虫、小型无脊椎动物等,可以提供饲料或者放置附近的昆虫供其捕食。
5.定期清洁和检查:需要定期清洁池塘、更换水质、检查青蛙的健康状况。
6.防止疾病传播:青蛙容易患上疾病,需要注意防范疾病传播,如定期消毒设备、隔离患病青蛙等。
1、容器:在家里养殖青蛙,可以用水族箱。
2、食物:需要给青蛙喂活的昆虫才可以。
3、温度:养殖者需要根据青蛙的具体要求来调控温度。
4、光照:青蛙还需要每天晒晒太阳,所以可将水族箱放置在有适当光线照射的地方。
饲养青蛙首先要准备一个适合的水族箱,将水族箱放置在一个没有阳光直射的位置,避免温度过高影响到青蛙,箱底要铺上一层砾石,因为砾石清理比较方便,最好给水族箱安装一个紫外线灯,每天照射12小时左右。
养殖青蛙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需要考虑到青蛙的生长周期、环境要求和食物供应等因素。
首先,要选择适合养殖青蛙的场地,通常选择在湿润、气候温暖的地方。
其次,要根据不同品种的青蛙需求,搭建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例如建立水池、设立加热器、喷雾器等。
第三,需要合理供给青蛙足够的食物和水,主要以昆虫、小型节肢动物、小型鱼类等为主食。
同时,要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最后,需要定期检查青蛙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做好治疗工作。
总之,养殖青蛙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可以参考相关书籍或者向专业人士咨询。
关于这个问题,养殖青蛙需要准备合适的场地和设备,并掌握一定的养殖技巧。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场地:青蛙养殖场地要选在干燥、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避免水位过高或过低的地区。
2.建造池塘:根据养殖规模和青蛙数量的不同,建造相应大小的水池,水池深度适宜在20-30厘米之间,池壁要用水泥或塑料布等材料加固,以防止渗漏。
3.调节水质:青蛙对水质要求高,水中的PH值应在6.5-7.5之间,水温要保持在20-30℃之间,定期更换水源以保持水质清洁。
4.添加饲料:青蛙的饲料以昆虫为主,如蚯蚓、蟋蟀、蚂蚱等,也可添加一些植物性饲料。
5.定期清理:清理池塘中的残渣和杂物,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
6.疾病防治:注意青蛙的生长情况,如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疾病传染。
7.定期捕捉:定期捕捉成年青蛙,以保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总之,养殖青蛙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养殖效果和收益。
青蛙的养殖方法?
1、 稻田养蛙 稻田养蛙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强、肥力偏差的稻田。四周要设围墙,墙内壁抹光滑,防止青蛙逃逸。水深10-20厘米,稻田的进出水口设置闸网,以拦阻蝌蚪外逸。在田中另设孵化池,池上设网,以防来自空中的敌害。
2、大型养殖场的设计 养殖池要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清洁、水温适宜、没有污染的地方修建。养殖池的围墙以网类、水泥板、塑胶板或砖砌均可。***墙的基部埋入地下约15-20厘米,墙里面需再用尼龙网围一层,以防青蛙撞伤,同时对外来蛇、鼠也有防御作用。养殖声的上方应用网围起,以防鸟类的侵害。池底一般以泥土为宜,以利青蛙入土越冬。
3、 根据青蛙不同发育期的需要,在大养殖池里要建有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及成蛙池。
4、 产卵池:有中央池和沟畦池两种。中央产卵池的墙壁以水泥板、网类或砖砌均可。高90厘米,设在大池在中央,面积按需要而定。陆地面积占三分之一,其上放掩蔽物,如木板或稻草,并种花草或设葡萄架,以遮荫。50平方米的产卵池可放种蛙35-40公斤。 沟畦池是以宽8.4米、长10米、高1.1米为一间接的产卵池。池里挖平行沟畦,相间120厘米,沟里放水,水深10-15厘米。畦上每隔30厘米放置一块掩蔽木板,木板高9厘米,长、宽各70厘米,板上覆盖稻草,使之阴暗凉爽。板缘下方的地面,挖一浅沟,使种蛙进入栖息。中央产卵池及沟畦产卵池均先铺下细目网,产卵后,将网连卵块一起提起,移至孵化池孵化。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除了要靠近水源,保持潮湿之外,对于场地的建设要求就是便于青蛙的排便以及干净卫生,以方便今后的管理,建议做到控制每个池塘的宽度达到三米左右而且中间要留出一定的地方用来巡视和喂养。此外,青蛙较为好动,因此还需要做到一定的防逃措施。
二、喂养
青蛙本身是非常脆弱的,尤其是在幼年期的青蛙,因此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看的话,最初的幼蛙饲养可以喂养一些大豆掺杂的鱼粉进行喂养,可以促进优化的成长。需要注意的是,若在蝌蚪期间,需要在人工***卵养育孵化的第四天开始进行人工投饵,经过一段时间培育之后,可以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
若到了成蛙阶段,此时摄食量需求较大,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
三、日常管理
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需要进行青蛙养殖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这一阶段的工作是最为繁琐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后期青蛙的产量。
1、选择一个合适你青蛙的水族箱,不同种类的青蛙有不同的需要,当它待在水族箱中时,确保你已经作了详细研究与准备。陆生缸,是最简单的饲养青蛙的缸,但是也只是为某种青蛙准备,只适用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种类。水生缸,此类也只适用于纯水生种类青蛙,也是基本的水族箱,只是提供给金鱼使用的缸。一半陆生一半水生缸,这类是最常见使用的缸,一半水,一半陆地干燥空间,大多数青蛙喜欢这种环境。当然还有其它种类的缸,比如树生青蛙用的缸等。
2、选择合适的缸以后,将其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它需要放到一个全天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避免导致温度升高,过于干燥或者过热。当然,也应该远离厨房的位置,避免烟熏烹饪的气味影响到青蛙。也需要远离空气清新剂,这些成分能够通过青蛙的皮肤被吸收,存在潜在危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ny.cn/post/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