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花图片养殖方法?
小叶灯笼的养殖需要肥沃的土壤,每天接受4-5小时的光照,夏天注意防止暴晒。灯笼花生长适温是15-25℃,最高不能超过30℃,最低不能低于5℃,水分也需要控制,积水容易烂根,少水容易脱叶枯萎。生长期需要每个月施肥两次,成熟期则只需一次。
1、土壤
灯笼花需要疏松肥沃和排水性能良好的沙质土壤,还需要在盆底放一些枯枝腐叶或者充分腐熟的粪便作为底肥。
2、光照
灯笼花需要足够的光照才能生长,一般情况每天需要接受4-5个小时的光照,夏天则要把它放在阴凉点的地方,以避免叶片被晒伤。
3、温度
灯笼花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5-25℃,夏天的温度不可超过30℃,超过30℃会进入半休眠期,冬天的温度也不能低于5℃,不足5℃会冻伤。
4、水分
在多雨的季节2、3天浇一次水,防止烂根,少雨的季节或者温度高时就要每天浇一次水了,防止出现脱叶现象。
5、施肥
生长前期需要控制氮肥,防止灯笼花长的太高。生长期需要一个月施肥两次,肥量不要太浓。成熟期则一个月只需要施肥一次就可。
灯笼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灯笼花的适应性强,繁殖和养护管理也容易,多用插条的方法。苗床以素沙为主,排水良好,插条新枝老枝都能成活,但以1年~2年生发枝条较好,4 月~6月均可扦插,生根的适宜温度20℃~25℃。灯笼花的节间比扶桑长,因此插条也要比扶桑长,每一插条要保持2个~3个叶芽,一般应保持12厘米,下部剪成马蹄形,为的是增***根面积。扦插深度2厘米~3厘米,扦插后在遮荫保温条件下一个月后即生发新根。45天后移植入盆,仍要在荫蔽条件下养护待根系发育好以后再转换到阳光下正常管理。 灯笼花生长快,要求充足的养分,因此盆土要富有腐植质的沙壤土。还要加入20%~30%的充分腐熟的畜粪。
灯笼花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1、土壤要求
想要养殖灯笼花的话,我们需要准备好一个土壤较为疏松的土地来养殖,其次,土壤需要肥沃一些,这样我们种植好灯笼花后才能让其长得特别的好,这个我们需要注意下。
2、阳光需求
灯笼花对于阳光的需求还是比较高的,一般我们是不能种植在阴暗的环境下的,种植在墙边还是比较好的,这样夏天的时候还是可以遮挡一下烈炎的,这个我们是需要知道的。
3、合理浇水
我们还需要给灯笼花进行合理的浇水,在前期我们一般最好每天早上浇水一次,而之后渐渐灯笼花长大一些后,我们选择每2天浇水一次就可以了,这样的水分已经足够灯笼花吸收了。
4、合理施肥
我们还需要给灯笼花进行合理的施肥,一般我们选择每周施肥一次是比较好的,选择用液肥来施肥会更好一些,在施肥之前,可以先适当的松土,之后再施肥,从而让灯笼花快速的吸收到营养成分。
5、修剪枝叶
灯笼花长到一定阶段会出现一些枯萎的枝叶,我们需要及时修剪掉,有些即将枯萎的枝叶,我们也是可以修剪的,在修剪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修剪后的枝叶要及时扔走,不要留在地上。
6、温度控制
灯笼花还是比较怕寒冷的,在冬天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好防寒的措施,可以用塑料膜进行遮盖,从而让灯笼花避免被寒冷的空气冻伤或者冻死,这个我们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1、光照温度
养殖灯笼花光照不可缺少,充足的光照会使叶片光合作用加强,生长的更加旺盛,每天的光照时间可在6~8个小时左右,放置的位置要避免强光的照射,否则会灼伤灯笼花的叶片,冬季室内温度最好是控制在10℃左右。
2、施肥
灯笼花的生长前期,可以不用施肥,适当在土壤中加入几滴营养液,在生长阶段可以每隔一个星期的时间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料,及时的为灯笼花补充养分,在花期时每隔10天左右的时间施一次稀薄的有机肥料,可促进生长。
3、土壤
灯笼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中土壤是关键,养殖灯笼花土壤最好是选择河沙以及腐叶土按照3:2的比例配置而成的,这样的土壤不会出现板结的现象能够使灯笼花的根部更加牢固健壮,这种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也是比较高的,能够使灯笼花生长的更加旺盛。
4、浇水
灯笼花对水的要求比较严格,每次在浇水时保证土壤处于湿润的状态即可,切不可浇水过多,每隔5天左右浇一次即可,另外在夏季温度过高,不仅要每天进行浇水,还要时常在叶片进行洒水,用来提高空气湿度。
灯笼花的注意事项
在灯笼花长到10厘米时,需要进行一次摘心,并且每年都需要进行摘心修剪,将过长的以及病枝全部修剪掉,若是室内养殖灯笼花,需要时常的进行通风换气处理,可以减少灯笼花出现病虫害的机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ny.cn/post/2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