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种植和生长过程?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层深厚、质地松软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土壤进行翻耕,把土壤翻耕得越松软,种植的小米籽粒越饱满。基本翻耕的土地要在一尺左右深。一般小米种植的土地不要太潮湿,稍微干燥一点最好。
生产中应根据自然条件、肥力水平、栽培技术、茬口以及生产用途等选择品种。种子选好后,剔除秕谷、杂质再晾晒1天。
应根据自然条件、品种特性和茬口确定。春播一般在土壤10cm深处地温达到10-12℃时即可播种;夏播在前作收后及时播种。根据耕作制度、品种特性、茬口等确定播种量,以一次保证全苗为原则。
4.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是通过***用适宜的播种量和栽培管理技术,使单位面积内有足够的苗数(分蘖数)和穗数,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因素协调发展,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此外,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要求不同。以有机肥为主,种类很多,如人畜粪、堆肥、沼渣等。中产田每公顷施用15-30t,高产田45-75t,均匀撒施或集中施用。底肥,每公顷施用尿素120-150kg,过磷酸钙600-750kg,氯化钾180-225kg。
另外,在小米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时就要及时的采收,然后晾晒、干燥保存。
小米种植的时间适合在每年的春季或者是秋季,根据不同的种植地区有不同的种植时间,在南方地区种植的时间适合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北方地区种植的时间,适合在每年的春季。
小米的生长过程,苗期,拨节期,孕穗期, 抽糖灌浆期 ,成粒期。
小米最佳的种植时间是每年的4-5月份,但南方大概2月下旬即可播种,北方稍晚到三月末。所以具体的播种时间,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看。另外,在合适的地区,也可以进行秋播。
2、小米的苗期管理
小米的苗期管理
谷子刚出苗时,如发现断条严重,可用温水浸泡***,然后拌药闷种催芽,待胚芽突破种皮时立即播种。谷苗略大,对缺株少的田块可利用雨天移栽。一般谷苗在5片叶左右移栽最易成活。及时问、定苗,防止苗荒,播种世过大的田块,应及早间、定苗。一般在3-5叶时间苗、定苗较适宜。若幼苗生长较旺,应于午后镇压蹲苗。
3、拔节孕穗期管理
拔节孕穗期管理
苗高30厘米左右时,结合中耕追第一次肥,亩施尿素l0千克;孕穗期追第二次肥,亩施尿素l5千克。最好结合降雨追肥。谷子拔节后深中耕,深度15厘米以上,可疏松土壤,接纳雨水,铲除杂草,切断部分老根,促进新根深扎。拔节到抽穗前结合第二、三次中耕培土。培土高度7-10厘米为为宜。
4、抽穗成熟期管理
抽穗成熟期管理
抽穗开花期管理应以防涝、防倒、防秕谷为重点。应及时排水,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进入灌浆期后,穗部逐渐加重,如遇刮风下雨,很容易发生倒伏。倒伏后应及时扶起,避免互相挤压和遮阴,减少秕谷,提高于粒重。
5、种植小米如何施肥
种植小米如何施肥
种肥在小米生产中已作为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而广泛使用。氮肥做种肥,一般可增产10%左右,但用量不宜过多。以硫酸铵做种肥时,用量以每公顷37.5千克为宜,尿素以11.3-15千克为宜。此外,农家肥和磷肥做种肥也有增产效果。
小米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一、土壤整理
秋季之时,要进行深耕改善土壤结构,使之更加熟化及有更强保水能力。耕层要深一些,才方便小米根系往下生长,使植株更加健壮,产量提高。一般深耕21厘米以上,在秋耕时,最好加入一点基肥。
二、播种
1、***处理:播种之前,先把***处理一下,基本会给***包衣,用药和***一起种植,使用温水浸泡,在太阳底下暴晒等方法,这样省种、省药、省工,防止虫害和黑穗病等问题。
2、播种方式: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至5月,也就是在谷雨前后播种最好。大多数都会使用沟播、垄作、平作的方式,这样有利于旱地更好的保土、保肥和保水。
3、播量与密度:1亩田地正常播种量为0.9~1.1公斤,且旱地一般可保留4.1~5.1万株。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ny.cn/?id=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