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是什么科?
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常丛生。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无毛,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内弯,无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质化,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冬末先叶开花,
腊梅学名?
蜡梅学名就是腊梅,别名有:金梅、腊梅、蜡花、黄梅花。
栽培变种有磬口蜡梅;柴油心蜡梅;狗绳蜡梅。蜡梅原产我国中部,性喜阳光,但亦略耐荫,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腊梅”之说。对土质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轻壤土为宜。
蜡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绽蕾,斗寒傲霜,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强权面前永不屈服的性格,给人以精神的启迪,美的享受。它利于庭院栽植,又适作古桩盆景和插花与造型艺术,是冬季赏花的理想名贵花木。花芳香美丽,是园林绿化植物。
究竟是“腊梅”还是“蜡梅”,到底是哪个字?
“蜡梅”与“腊梅”二词在字典、词典、教材、花卉书籍、报刊杂志中皆有使用。但人们对二词代表的花卉植物混淆不清,认为是一种植物,二种植物或是梅花皆有;是写作“蜡梅”还是“腊梅”常有争异。其实“蜡梅”与“腊梅”指的是同一种植物,决非两种植物,更不是梅花。
“蜡梅”是植物学名,“腊梅”是其别名或俗名,只是人们有时将“蜡梅”写作“腊梅”。但是根据蜡梅的植物学特征、栽培历史、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以及使用频率等方面,综合考虑,应将“腊梅”写成“蜡梅”更确切。
“蜡梅”不一定腊月开。蜡梅栽培地、栽培方式、品种不同,开花期可提前或延后一个月左右。但无论何时开花,唯有开花时花瓣有光泽似蜡不变。因此,以花瓣具蜡质命名为“蜡梅”更形象,且易于梅花相区别。
蜡梅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古人咏蜡梅诗中更突出“蜡”字。如“岁晚略无花可釆,却将香花吐成蜡”。“家家融蜡作杏蒂,岁岁逢梅是蜡花”。“底处娇黄蜡样梅,幽香解向北寒开”等。以蜡喻花,妙趣横生的诗韵,令人钦羡,写成“蜡梅”贴切得体,因此宜以“蜡梅”为规范词形。
是蜡梅而不是腊梅。一起来看一下蜡梅名字的由来:蜡梅是蜡梅科蜡梅属的落叶灌木,花瓣***,似蜜蜡(蜜蜡就是一种***的松脂化石),花期与梅花接近,故名蜡梅。
说蜡梅是腊月的腊的理由解释是,蜡梅在腊月开花,所以叫腊梅。这是不准确的。蜡梅是我国南方的本土物种,花期很长的,从11月到翌年3月,南北方蜡梅花期差异较大。因此,腊梅是一种误传。
详见我写的文章,非腊非梅,凌寒怒放的蜡梅。
蜡梅与腊梅,当然最正宗的是"蜡"而非"腊"。一、我国古代诗人写的诗,就是用"蜡"字。如唐代杜牧写的"蜡梅还见三年花"。宋代苏东坡诗《蜡梅一首赠赵景贶》有"天工点酥作梅花"句。明朝的《花疏》中写道:"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腊耳"。李時珍的《本草纲目》也有类似说法。总之,自古来,以蜡梅为正名,腊梅为俗称。二、我
国出版的《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辞书,都确定其正名为"蜡梅"而非"腊梅"。三、"蜡梅"与梅花也並非同一类植物。"蜡梅"属蜡梅科,落叶灌木;梅花属蔷薇科,落叶乔木。据古人查考,称其为"蜡梅",因为其花瓣的颜色黄似蜜蜡,质感像捻蜡。它之所以俗称"腊梅",因为我国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而此花正好在此时盛开,故有此俗称。
蜡梅,指的是梅花的颜色,腊梅,指的是梅花开的季节。两个词指的是同一种植物,但从字面意思是不一样的。最初都写蜡梅,但以后出现了腊梅,所以语言的发展有一个特点,约定俗成。所以两个现在都算对。
究竟是“蜡梅”还是“腊梅”?
【原创】文/图孙成岗
首先说结论,教科书和新闻媒体的正规用字是不是“腊梅”,而是“蜡梅”。
“蜡梅”古称“黄梅”。宋代才开始叫做“蜡梅”。最先如此命名的是大文豪苏东坡和黄山谷。他们根据黄梅“香气似梅”的特点和花朵“类女工捻蜡所成”的特征,把它称为“蜡梅”。
“蜡梅”有时写做“腊梅”,究竟是“蜡”还是“腊”?家中有小学生的家长常常会因此争执不休。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写作“蜡梅”,中小学语文课本上也写作“蜡梅”。究竟谁是谁非,常常让人迷惑。
“蜡梅”之所以被称为“蜡梅”,除了花朵呈黄蜡色、花的质感似黄蜡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多在农历十二月开放。《礼记》上记载:“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中国古代到了十二月,经常举办一种叫做“蜡”的祭祀活动,所以就把农历十二月叫做“蜡月”,而蜡月开放的“梅”花自然就谓之“蜡梅”。至于所用汉字,周代用“蜡”,到了秦代开始改用“腊”字。因此,无论蜡月的“蜡”,还是“蜡梅”的“蜡”,都可以和“腊”通用。
当然,如果是在高考这样的重要考试中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写“蜡”字比较稳妥。毕竟“蜡”字更正宗一些。
【原创】文/图孙成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cny.cn/?id=2813